左广告
Insert title here

规划引领 因势利导

福建永春县全力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旅新网12月26日讯 (记者 周淮民) 近年来,永春县立足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按照“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的城乡一体化格局,积极探索“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新路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作为加快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就业和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努力形成宜居宜游、城乡互动的新局面。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2年,永春县就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按照“点、线、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培育了一批批美丽乡村的示范典型,美丽乡村建设逐步达到了“一村一韵、一村一景,可行可赏、可游可憩”的宜游格局。全县形成了以4A级景区牛姆林旅游风景区作为引领龙头,以六个3A级景区作为重要支撑,以乡村游作为全域化旅游网络的旅游格局。同时,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挖掘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环境,城乡宜居宜游魅力彰显。北溪村荣获“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称号,岵山镇茂霞、铺上、铺下、塘溪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五里街大羽村、岵山茂霞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观山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全县还拥有1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5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3个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8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和3家省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永春县成为全省四个闽台乡村旅游合作试验基地之一,2014年4月,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暨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在我县举办。2016年1-11月,全县接待乡村旅游游客232.5万人次,同比增长22.8%;乡村旅游总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19.2%,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坚持政府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成立了县旅游管理委员会,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统筹协调旅游业的发展;县领导多次召开乡村旅游工作专题会议,协调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二是出台政策文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永春县加快“美丽乡村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永春县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工作方案》,不断加大在政策、公共设施、资金投入、管理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三是明确发展定位。永春县被省政府取消GDP考核后,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旅游发展定位,将生态建设作为全县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今后五年实施的七大行动之一,全力推进旅游发展。

  (二)坚持科学规划,引领乡村旅游发展。一是编制旅游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开发、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不拘一个建设模式”的原则,紧扣“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要求,注重凸显特色,组织对全县旅游进行顶层设计,聘请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编制《永春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统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并着重突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把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规划设计,有序推进旅游设施建设,美化了环境,让农民留得住,让城里人愿意来,逐渐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势头。二是强化闽台旅游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快推进“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建设。组织旅游从业相关人员到泰宁闽台合作建设村和德化、长泰等地,学习乡村旅游建设经验;多次邀请台湾乡村旅游专家到我县进行实地考察,并推出以大羽村、茂霞村作为闽台乡村旅游建设合作试点,已初步形成规划设计方案。同时,组织乡村旅游业主、从业人员赴厦门参加“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暨“两岸乡村旅游(民宿)投融资洽谈会”,进一步学习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经验。三是打造全域乡村旅游。精选了10个美丽乡村游示范点,分批次、分步骤,逐步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典型示范,推动建设五里街大羽村—高垅村、蓬壶镇观山村—汤城村—仙岭村、岵山茂霞村—北溪村等美丽乡村游示范线,打造中部、东部、南部3个美丽乡村游示范片,形成以点带线、串线成片的发展格局。同时,通过实地调研乡村旅游,推出了五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覆盖全县重点乡村旅游点。

  (三)坚持基础建设,保障乡村旅游发展。一是建设旅游集散中心。规划建设永春旅游集散中心,被省政府确定为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于2015年正式投入运营,为全省最大的单体旅游集散中心(建筑面积11300㎡),成为全县集旅游服务、资源展示、游客集散、旅游购物等于一体的大型旅游集散服务核。二是不断加大投入建设。通过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以来,呈祥乡、大羽村、茂霞村、三岭村、观山村等乡村旅游点先后投入1亿多元完善停车场、旅游厕所、标示标牌、导览图等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和提升整体接待能力。三是丰富参与体验项目。为让每一位游客能充分融入、体验乡村特色,努力拓宽思路,创新经营,丰富体验项目。岵山镇推出荔枝采摘、打年糕、包春卷、包粽子、做农家柴火饭等项目;五里街镇大羽村推出学习打白鹤拳、制作功夫陶瓷;一都镇三岭村推出重走红军路、学做红军菜、山歌对唱、走钢绳、闯迷宫、水上娱乐等互动性项目;达埔镇推出学习制香、晒香、香道表演等体验游活动,丰富了旅游活动内涵,让游客体验过程,享受乐趣。

  (四)坚持完善机制,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一是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和鼓励村集体、农村合作社、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成立了五里街镇大羽村、蓬壶镇观山村、岵山镇茂霞村等8家乡村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具体负责乡村旅游的运作。二是成立旅游国投公司。创新投融资方式,成立永春鹏翔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县旅游的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宣传推介等工作。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4月份与泉州幼儿高等专科学校签约合作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订单培养项目班”,在全市范围内首创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于今年9月份正式开班。向社会招募60名县情志愿讲解员,定期举办全县导游员、乡村旅游讲解员培训班,三年来,累计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

  (五)坚持宣传推介,打响乡村旅游品牌。一是策划“每月一主题”宣传活动。先后举办了桃花文化旅游节、映山红文化旅游节、一都山歌文化旅游节、呈祥高山徒步大赛、岵山荔枝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为旅游宣传造势。二是多措并举促宣传。常年与泉州晚报社合作,坚持每月举办一场宣传活动,专版宣传全县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厦漳泉客源市场,取得较好的效果;组织永春旅游海西行,积极筹备永春旅游一台戏,成立了永春自驾游协会,不断提升永春旅游名气;制作永春旅游画册、乡村旅游扑克牌、二维码旅游交通图等,到县域区内外的酒店、车站、旅游服务中心、旅游购物场所等宣传发放,进一步提高我县旅游的知名度。三是打造“互联网+”旅游模式。开通永春县旅游局官方微博,建设永春旅游微信官方公众平台,构建永春智慧旅游网站,开辟了乡村旅游专栏,提供旅游咨询、美丽乡村游地图下载、农特产品网购等旅游服务,方便游客,提高了永春旅游信息化水平。

【来源:旅新网 作者:记者 周淮民】(责任编辑:吕 嘉)

我要评论0人参与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
  •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
广告

推荐专题更多

精选视频更多

图片新闻更多

热点排行今日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