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4月15日讯 (记者 周淮民) 近年来,邵武市水北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共建美丽水北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以“百姓富、生态美”为工作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全力推动农村环境共清洁、生态绿廊共打造、美丽乡村共建设、绿色发展共推进,共建美丽水北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村”、省级生态村、南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平市首批“四星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邵武市水北镇地处富屯溪上游,与邵武城区隔河相望,是邵武市面积最大的乡镇。辖11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2.1万人。而龙斗村属革命老区村,全村总面积68.43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559户2100人,党员82人。拥有林地面积8.7万亩,耕地面积4033亩。
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水北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实施水北镇美丽乡村“445”工程和用“文化之光”照亮美丽乡村工程,以此打造特色美丽水北。
一是实施水北镇美丽乡村“445”工程,打造10公里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带。
打造大乾村四星级美丽乡村,发挥大乾村“桃源胜地”优势,结合大乾水库、生态式防洪堤建设和当地“福善王”传统文化,以“饮水思源游大乾”为主题,新建大乾村标,在通村道路和防洪堤两旁种植桃树等观赏、采摘植物,在大乾水库下游发展休闲山庄等,打造四星级美丽乡村,形成休闲旅游观光带。
打造王亭村四星级美丽乡村。进一步夯实王亭村邵武市“三星级”美丽乡村基础,在去年国道沿线村民房屋立面徽派改造基础上,突出莆田移民村文化亮点特色,在王亭中心村入口增设“王亭村标”,并新建廊桥、移民乡愁馆、瓜果长廊、农民公园等景观结点,提升打造四星级美丽乡村。
打造龙斗村五星级美丽乡村。在龙斗村南平市“四星级”美丽乡村基础上,全力推进富硒特色农产品开发,发展生态果蔬等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并结合龙斗生态式防洪堤建设,在防洪堤上和村民后房的沙洲地中新建纵横交错的休闲步道和自行车骑行道等,为广大游客提供健身骑行、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等服务,提升打造“五星级”美丽乡村。
二是用“文化之光”照亮美丽乡村工程。
一方面充分挖掘各村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大福善王庙等文物保护,新建故县历史文化展览馆、“二十四孝”文化长廊、故县历史人物长廊和道德文化长廊。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举办内容丰富的文艺汇演10余场,让村民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城市的文化气息。其次发现和培育本土文化能人,支持各村成立腰鼓队、广场舞队等业余文艺团体9支,并重点培养大乾村农民文化艺术团、水北镇民间三角戏剧团和水北镇龙舟队等特色文艺队伍。
同时,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卫生长效保洁“网格化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整洁常态化管理。
为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最大限度地发动妇女参与创建,各村广泛动员全体农户尤其是妇女参加到“美丽家庭”的建设中,组建了由村妇女主任牵头,妇女小组长、女党员等参加的“美丽家庭”工作组,包片包户开展工作。同时,成立了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宣传教育、村庄保洁管护、美丽家园评比等工作。
按照“人美、院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的五美标准,各村通过发放倡议书、大喇叭广播、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氛围;组织开展了环境整治活动,动员每家每户清脏植绿,对垃圾柴草等进行了统一清理,还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美丽家园”义务劳动,村民们共同劳动,互相监督,共同搞好卫生,保持环境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