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4月12日讯 (记者 周淮民) 4月12日上午九时,第四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福建行之“绿色交通 清新福建”大型公益采访活动在厦门启动。来自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重点网络媒体和各省门户网站共55家媒体记者来到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海沧工业园区,实地探访全国新能源客车领军企业——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采访中记者得知,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大、中、轻型客车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具有年生产大、中型客车2.3万辆,轻型客车2万辆的能力,打造涵盖4.7米至12米、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等全系列新能源客车精品,是国内著名的汽车整车(客车)制造企业及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产品远销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空气污染和能源匮乏现象日趋严重。2015年,曾在客车业无数次引领潮流的厦门金旅提出新能源客车品牌“聚”,聚环保之梦想,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一点一滴致力于改变我们的环境。 “聚”主要包括“聚优品”、“聚划算”、“聚省心”和“聚梦想”等内涵。
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彭东庆向记者表示,在致力于研发新能源产品与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应该主动作为,倡导个人低碳出行。“聚”品牌的提出,也是希望汇聚更多力量,将每一个微小的行动和改变凝聚成更大的改变。
在新能源客车生产车间,记者参观了该公司打造的国内首条整车阴极电泳工艺生产线。据金旅公司产品工程师王俊文介绍,采用磷化工艺等传统工艺,车辆用个三五年,挡风玻璃胶条的下沿一般都会起泡、被锈蚀,轮胎及轮毂上面部分、发动机和尾部、车顶上的水槽等部位最容易腐烂。而金旅采用的720°电泳技术,电泳液深入矩形管内部,使车辆的耐腐蚀周期长达10年以上,增加车辆的使用寿命,使车辆更耐用。
在装配车间,王俊文工程师向记者介绍说,车辆在侧翻时,车身骨架的强度和完整性决定了乘客的生命安全。早在2010年,厦门金旅启动了2010年新一轮的工艺革新,将大巴装配生产线切换为全承载装配工艺,大大提高了整车安全、可靠性和行驶年限,在发生侧翻时,乘客空间不会因为收到挤压变形,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安全。
国内领先的大客车整车阴极电泳工艺、全承载装配工艺、顶尖的技术工人团队,汇聚最优、最专业的产业链,依托自主核心技术和领先的客车制造工艺,这就是金旅新能源“聚优品”的内涵。
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所所长张汝辉告诉记者,新能源车的三大核心部件,金旅公司一直都走在行业前列,如电控系统采用自主研发整车控制核心技术及高度集成控制器;电池的防尘防水等级达IP67标准,且经过3万多公里的循环测试,电池容量保持率高于90%;电机通过高低温、震动、电池兼容等测试,满足各种极端条件下的使用需求。此外,对于用户最关注的车辆安全性,通过结构安全、系统安全和电气安全技术应用与设计,以及车载监控、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即使遇上大雨大风也不怕。
而“聚划算”主要体现在通过量身设计,为用户定制最优方案。纯电动采用高性能电池组,优化电控策略,让电机在95%以上的时间运行于高效率区间,实现真正零排放。插电式混合动力则通过七大节能技术,可实现高达51%的节能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和同长度的传统能源客车相比,金旅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还可使氮氧化物排放减少30%,一氧化碳减少92%,碳氢化合物减少77%,二氧化碳减少45%,颗粒物减少90%。换言之,一辆车如果跑8年,相当于新造了2公里的绿化带。而在后期的维护保养费用方面,由于金旅新能源车辆采用集成化设计,零部件数量大幅减少,维护费用显著降低。
此外,该公司还针对新能源客车,专门成立了监控中心,让每辆新能源车辆都处在实时监控之中,如有意外情况,将第一时间显示故障提醒,并有相应的控制策略,一目了然。同时车辆的运营管理人员也可同步通过手机查看车辆运行情况,及时反馈处理。真正实现新能源车辆的远程监控、智能调度、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安全预警、故障诊断等,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优化运营效率,让客户的运营管理更加高效简单。据了解,目前该监控系统覆盖全国8000多台新能源车。
目前,该公司为客户提供了运营间隙进站的快充模式、集中式充电场站夜间谷电慢充模式、小功率便携式家用充电机慢充模式以及装载快换电池箱的换电模式等多种充电模式选择。
除了良好的示范运营和优异的产品性能,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该公司还提供了多种市场推广方式,给予客户更多的支持选择。比如,通过车辆融资租赁等方式为客户购车融资提供便利,在场站建设、充电设备配置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也给予支持合作。
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客车不仅省成本,更让用户“聚省心”,细致周到的服务贯穿于充电、购车、操作、维保等运营全过程,让用户用得放心与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