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广告
Insert title here

运河申遗专家忆当年:保护运河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华社     2024-06-24 09:34:55     手机看旅讯     字号:T | T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6月22日电(记者冯源)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书恒研究员当时作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和顾问组的一员,亲历了运河申遗的全过程,她表示,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和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

  张书恒回忆说,当时,为了指导大运河申遗工作科学推进,并给申遗工作提供全面的学术支撑,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成立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和顾问组”。顾问组成员大多是文物遗产领域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有谢辰生、罗哲文、吴良镛、徐苹方、严文明等先生。他们为保护大运河等文化遗产曾长期奔走呼号、建言献策。

  而在浙江,原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浙江大学毛昭晰教授同样也为运河保护付出巨大心血,他曾冒着失明的危险写信,多次呼吁,不仅呼吁保护浙江的文化遗产,还呼吁保护河南、陕西等地的文化遗产。张书恒说,不少参与申遗的老专家、老前辈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们不能淡忘先人的工作,保护好运河遗产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

  早在2005年,国家文物局就布局大运河遗产调查与申遗研究工作,张书恒当时被北京方面点名参加联合调查工作。她回忆说,因为大运河历史悠久,河道很长,工程体系复杂,各省的河道、文化遗存不尽相同,各有特色,要在短期内完成申遗准备,工作量很大。所以,国家文物局组织了“1+8”的工作模式:“1”是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持前期课题研究,到后期进入申遗阶段,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也承担了大量组织论证等工作;“8”是运河沿线八省市设分课题组,负责组织本地的具体调查研究工作。

  在浙江省文物局的部署领导下,张书恒担任浙江课题组负责人,与课题组同事们和沿线五市及县市区同志进行了长达9年的大运河调查研究和申遗期间的各项业务工作。她说,大运河由南到北、从东到西,流经8省35座城市,已有2500年的历史,遗产要素非常丰富,是少有的“巨无霸”式的文化遗产,因此业务工作量也非常大。目前,像运河这样的“巨无霸”式世界遗产,在我国还有长城、“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等少数项目和正在研究申遗的“海上丝绸之路”项目。

  回顾十年来大运河保护工作,张书恒说,世界遗产保护永远在路上:要一代一代不走样地保护传递历史文化价值。她表示,总体上,这十年来,从监测数据和报告来看,我们认真履行了大运河申遗时的承诺。2018年7月在第四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工作获得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高度赞赏,大运河监测报告被列为三个优秀案例之一,世界遗产中心认可了中国应对大运河如此复杂的保护管理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作为大型线路遗产,大运河的保护管理无疑非常具有挑战性,由此,缔约国(中国)取得的成就引人瞩目。”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压力也会持续增加,对遗产保护带来一定的挑战,张书恒寄语:今后还要严格按照国际遗产保护公约和《操作指南》等规定,保护好大运河,讲好大运河故事,擦亮大运河的“金名片”,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同时也要关注并改善运河两岸居民的生活品质。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暨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会更好地改善大运河的环境,是利国利民的重大文化工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柏路原)

我要评论0人参与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
  •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
广告

推荐专题更多

精选视频更多

图片新闻更多

热点排行今日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