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歙县高标准实施黄宾虹故居改造提升工程,一体推进保护、活化、利用,全面打响宾虹故里品牌,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这几天,在前期缜密的文献考证和遗址发掘基础上,位于郑村镇潭渡村的黄宾虹故居改造提升工程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故居前厅的复建施工。
据悉,本次施工按照清康熙年间的建筑形制特征,同时依据现场遗存的墙体、建筑构件等,对黄宾虹故居前厅怀德堂进行修缮复原。修复后,前厅怀德堂建筑面积将达335平方米。
“根据对黄宾虹故居前厅的考古发现,前厅地基采用的是红麻石。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采用徽州的传统工艺以及传统的建筑材料,对故居进行复原。”歙县文物事务中心副主任周虎介绍说。
此次改造提升还将对黄宾虹故居中堂、书房及附属用房进行揭顶维修,整修加固木构件及墙体,恢复原建筑平面布局形制,整治院落环境。项目现场负责人洪昌斌介绍:“每天木工、砖工、石匠三个班组有30多人施工,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尽最大努力来完成一个精品高质量的工程。”
当前,歙县正按照“整体规划、远谋近施、长短结合”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黄宾虹故居片区保护利用各项工作。
围绕故居保护修缮、故居展陈提升、研学中心打造、故居周边环境“微改造、精提升”等方面,该县统筹发力,积极对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名人串珠、文化串线”,进一步发挥黄宾虹等名人效应。
“我们将紧跟项目进度,确保2024年2月份完成黄宾虹故居修复工程;统筹推进黄宾虹故居内涵发掘、展陈布置、业态打造等各项工作,全面打响宾虹故里品牌,加快推进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歙县文物事务中心副主任周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