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广告
Insert title here

田园综合体拱卫“橘乡”之美
忠县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正“破茧而出”

  旅新网9月7日重庆讯 (记者 周淮民) 长江上游,重庆之东,依山傍水的忠县独具岛城风貌。位于此处的“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是全国首批18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也是长江三峡库区和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今(7)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忠县以柑橘产业为主导,将“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打造成为集“产业、生活、景观、休闲、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采取“农业+文创+产业”的综合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随着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加快,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正“破茧而出”。

  宜居:门前屋后大变样 美丽乡村入画来

  在青山环绕下,小溪顺着蜿蜒的马路潺潺流过,公路两旁,小青瓦、灰白墙、格子窗……走进忠县新立镇双柏村邹家湾,一幅具有巴渝民居典型风貌的美丽宜居村庄如画般展现在人们眼前。

美丽的农家小院。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邹家湾地处“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核心地带,是忠县精心打造的一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

  今年年初,经过精心打造,邹家湾23幢农房在保留传统巴渝民居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建筑元素,用现代建筑手法表达传统巴渝民居新风貌,充分利用原有庭院肌理和周边丰富的水资源,打造橘香·水院特色景观。

  “环境这么美,发展乡村旅游业肯定赚钱。”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常年在外经商的村民看到商机。去年,双柏村村民小周回到家乡开办农家乐、打造民宿。

  目前,在“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内,“双柏村邹家院子”“桂花村三斗丘”“石桥村冉家湾”正按“运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打造精品民宿。

  据了解,人居环境整治是“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浓墨重彩书写的封面文章。忠县在建设“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项目时,不仅实施道路、水体、厕所、垃圾、污水、绿化、照明、便民八大工程,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还坚持“室外室内相结合、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与发展民宿相结合”的原则,分类改造农房风貌,鼓励有条件的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等生态观光旅游产业。

优美的人居环境。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以绿水青山为本底,以乡村道路和大小河流为线条,以种养产业为图案,以特色小镇、传统村落、农家庭院为节点,以大树、小桥、水系、湖泊等为点缀的“七彩大地”,为三峡橘乡勾画出了一幅诗意乡村风情画。

  宜业:地里就是“工厂” 村民变身产业工人

  打造“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缘于忠县拥有20年不间断打造柑橘产业的基础。

  项目实施以来,忠县按照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路径,清晰勾勒出打造“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带动全域乡村产业深度变革的实施路径。

  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柑橘全产业链,是驱动“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的三驾马车之一。目前,“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区已发展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业公司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家庭农场9家、种植大户12个,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达95%。

田园综合体。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聚合“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内生动力,忠县积极推进农村改革。

  2018年,全县共整合财政资金5000万元助推股权化改革,将财政投入资金的30%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股金,全面推行“企业+农户”股份合作规模化经营模式,农户以树权入股参与分红,并返聘到柑橘果园务工。

  目前,9个家庭农场、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合作、股权改革等形式参与“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3000名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

  “‘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项目,正改变着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他们不仅通过土地流转、果树入股获得稳定收益,还通过企业培训变身成为产业工人。这样的转变,让当地农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愿景逐步变成现实。”忠县相关负责人说。

  宜游:七彩水稻 扮靓三峡橘乡

  9月,走进忠县新立镇中岭村,农民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收割水稻。

  而半月前,这里种植的彩色水稻组成笑脸图案,以及“中国梦”、“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等字样,与周边的村庄、山峦、树木相映成趣,成为“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一道靓丽风景。

七彩水稻。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立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色彩各异的水稻简称彩色稻,主要是通过施用生物农药和绿色肥料,利用杂交和花药培养等技术选育,改变植株内的叶绿素含量,从而改变水稻叶色而形成。除能观赏外,产出的稻米亦可以食用。

  作为田园综合体今年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彩色水稻如今已经是“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一道靓丽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以此为依托,新项目田园马拉松也在这里“闻香”起跑。

  据悉,“三峡橘海”田园综合体目前正立足‘田园’本质,努力做好‘综合’文章,大力培育新产业,打造成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佼佼者和乡村振兴的示范园。彩色水稻、田园马拉松项目的落地是“三峡橘海”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缩影。

  “忠县着力打造的‘中国柑橘城’将于今年底开园,依托园区文化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开发出文化博览、研学旅游、科普教育等新业态,园区将启动田园综合体核心IP与示范IP动漫民宿集群、三国田园等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忠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综合总产值35.5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农民就业1万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

【来源:旅新网 作者:记者 周淮民】(责任编辑:吕 嘉)

我要评论0人参与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
  •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
广告

推荐专题更多

精选视频更多

图片新闻更多

热点排行今日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