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广告
Insert title here

铜梁之“道”(上):绿道“织网”吐出一串产业果

  核心提示:

  一座城市,总有一条道路,跃动着城市的发展脉搏,释放出叠加效应。

  于铜梁而言,这条道非西郊绿道莫属。

  50公里长的绿道,如一条翡翠项链,绿道为“串”,沿途生态农业为“珠”,串点成线,串起了城市与乡村、美景与产业,也串起了铜梁春夏秋冬的美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围绕产业兴、环境美,铜梁在这条“绿道”上大作文章,将绿道“织”成绿网,围成一个经济圈,从而实现“建成一条绿道、发展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今年,发生在铜梁巴川街道玉皇村的稀奇事一件接一件。

  往年猕猴桃要成熟时,通往禾盛园的沿线公路全是有关猕猴桃采摘的广告,然而今年,禾盛园一点动静都没有。但仅半个月时间,禾盛园就“静悄悄”地将基地内的猕猴桃一销而空。

  在距离禾盛园不远的成王果业,以前这个时候是淡季,基地内基本没人,今年前来考察参观的客人络绎不绝,业主陈贵虎一天没闲着。

成王果业  郭洪 摄

  玉皇村发生的这些稀奇事,全都源于一条路——西郊绿道。

  路通产业兴,景美人气旺。这条50公里的绿道,串点成线,串联起城市和乡村,产业和景点,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

  绿道连成“线”:让乡村有看头

  铜梁西郊散布着多个镇街,数十个农业特色产业基地、乡村旅游景点和景区“比邻而居”,产业业态相近又各有优势。多年来,大家都是各自埋头发展“单打独斗”。

  两年前,铜梁在城区西郊规划了一条长50公里、宽7.5米的绿道环线,并将涉及的巴川、南城、太平、土桥、侣俸5个镇街18个村(社区)纳入乡村振兴示范片,围合面积达70平方公里。

  这条绿道串点成线,串起了城市与乡村、美景与产业,成为铜梁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大手笔,是铜梁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性实践。

西郊绿道 舒富强 摄

  随着50公里绿道环线主体基本贯通,以前散布于5个镇街的沃柑、桂花、苗木等产业基地,及多个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被纳入到一个“经济圈”,串起了一个个“明珠”,为铜梁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在绿道环线巴川街道玉皇村段的一块地图标牌上,可以看到整条绿道走向。记者注意到,这条绿道绕山环湖,串起了成王果业、荷和原乡、牧堂纯草莓基地、新陆有机蔬菜基地、黄桷门奇彩梦园、巴岳山玄天湖等地标,既有不同业态的农业产业基地,又有知名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还有各村(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

  据介绍,绿道环线围合内涵盖了34家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特色水果、蔬菜、苗木花卉种植和名特优水产养殖等2.2万多亩,以及多个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示范村,可谓铜梁区农业及延伸产业的精华所在。

  绿道织成“网”:让产业有搞头

  西郊绿道串点成线,不仅让沿线产业有看头,同时也激活了产业发展。

  当下,在玉皇村成王果业白色地膜覆盖的小拱棚里,嫁接后的砧木萌发出嫩绿的新芽。基地旁,一条崭新的绿道蜿蜒而过。

  “带着上门买果苗的客人在路上转了一圈,客户赞不绝口。”绿道开通,让成王果业的业主陈贵虎乐开了怀,“每天来基地的客人络绎不绝,今年果苗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比增长了20%。”

成王果业的工人们正忙着修剪果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基地人气增高,陈贵虎又迎来了甜蜜的“烦恼”,以前主要是靠网络平台销售,现在散买的人太多,让他一下着了急。

  基于此,陈贵虎顺势而为,借助西郊绿道这个契机,下一步,将专门针对市民观光,引进特色品种,培养盆栽果树对散户销售。

  “预计明年将发展盆栽果苗两万盆,可以增收两百万元。”陈贵虎说,盆栽苗木将成为成王果业的又一种重要发展方向。

  同样受益于西郊绿道的还有土桥镇河水村风情家泽缘葡萄园。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河水村风情家泽缘葡萄园内,一排排葡萄架一望无际,颗颗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

  “今年葡萄销售比前几年都好,特别是周末,来摘葡萄的市民多得很。”风情家泽缘销售部经理周代兵说,没修绿道之前,市民从城里驱车来葡萄园,需要二三十分钟。绿道修好后,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葡萄园,加上绿道沿线风景好,客流量增加,带动了采摘业发展。

  绿道画成“圈”:让农村有盼头

  绿道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空间,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也为绿道沿线的村民带来了致富的机遇。

  西郊绿道土桥段近12公里长,沿线涉及六赢、庆林、高桥等5个村近两万名村民。目前,镇里在绿道两边布局了枳壳基地、荷和原乡景区、新陆有机蔬菜基地、风情家泽缘等产业,绿道经济的收益让业主和当地村民受益不少。

  据土桥镇镇长丁真兵介绍,下一步,镇里将依托绿道,布局以荷和原乡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绿道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绿水青山孕育出了“绿道经济”,同时,“绿道游”正悄然兴起。

西郊绿道  郭洪 摄

  自西郊绿道全线贯通以来,绿道和它所串起的田园美景已经成为铜梁乡村旅游最新“打卡地”。

  截至目前,已有超100万人次涌入西郊绿道观光、健身、休闲,带动沿线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以荷和原乡景区为例,今年夏季,荷和原乡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了20%。

  同时,更多的项目开始向绿道聚集。玄天湖旅投公司牵头玫瑰岛已基本完成建设,彩色苗木基地完成500亩苗木种植。

市民在西郊绿道骑行 张永红 摄

  据悉,铜梁还在大力推进西郊片区科赛农业、禾盛园、江田农业、龙邦农业、新陆农业等农旅融合项目建设,支持农民老旧住房改造民宿,发展农家乐等,建设美丽乡村。

  这条50公里绿道环线串成一个圈,画出一个圆。这个圈,是体现铜梁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圈、美景圈、产业圈;这个圆,是铜梁努力打造有乡村特质、有产业特色、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干部群众共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同心圆。

【来源:旅新网 】(责任编辑:吕 嘉)

我要评论0人参与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
  •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
广告

推荐专题更多

精选视频更多

图片新闻更多

热点排行今日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