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广告
Insert title here

重庆建川博物馆:800多万件近现代文物尽展百年中国历史积淀

  旅新网9月3日讯 (记者 周淮民) 坦克、飞机、大炮、巨型士兵雕塑,这是重庆建川博物馆醒目而独特的标志。9月3日,“壮丽70周年、点赞山城美”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来到了重庆九龙坡区建川博物馆,当看到展出的藏品,记者不禁感到无比惊讶,更是充满了欣喜。

  重庆建川博物馆位于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黄家码头社区内,2018年6月开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博物馆是一个以抗战文化为主体的博物馆,由24个防空洞打造,这其中有好多都是抗战期间的兵工厂生产抗战武器的防空洞,非常有历史意义。

  建川博物馆分为8个主题,兵器发展史博物馆、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汉阳兵工厂)博物馆、抗战文物博物馆、重庆故事博物馆、民间祈福文化博物馆、中国囍文化博物馆、票证生活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抗战时期、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时期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物有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7件,展品囊括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百年的中国历史积淀。

  在建川博物馆,记者看到很多的藏品都是民间的东西,虽然看似都是很小,但对于上一代人来说更具有价值。特别是在票证生活馆,看到展陈出的粮票、布票、油钱等实物,让记者的思绪顿时回到了曾经下放的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商品供应极为匮乏。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按人口定量供应,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特别是粮票,从1955年第一张发行开始,直到1993年正式谢幕,时间跨度数十年。

  在记者下放的那个时期,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等专用购买凭证。尤其是粮票的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及一些乡镇发放使用粮票。时值至今,那个票证年代的生活依然让记者记忆犹新。而今,在票证生活博物馆,看到这些虽已历史舞台却刻在心底,异常熟悉的票证,记者不禁惊奇而又欣喜。

  票证生活博物馆展陈的各类票证,记录了计划经济年代百姓吃、穿、住、用、行及生活细节,让记者那个代的人拾起记忆,思绪回到了那个酸甜苦辣的票证时代。不仅如此,票证博物馆更是清晰勾勒出中国百姓几代人的社会风尚、生活习俗的岁月画卷。

  建川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近110万人次,受到市民热捧,成为游客打卡新地标。馆长樊建川自称为“馆奴”,曾任宜宾市副市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吹绿中国大地之时,樊建川辞职下海经商。为了守护一个民族集体的记忆,他花费数十年投入20多个亿收购文物。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筹建了建川博物馆。樊建川立志要建100个博物馆,如今时过半个世纪,建川博物馆聚落已成为拥有800多万件近现代文物的最大民营博物馆。

  据了解,目前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包括“建军史、军民鱼水情、光荣复转军人、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海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缅勘界保卫作战”等9个战争主题博物馆。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开放的博物馆形成“抗战兵工、国防战争、三线建设”三大主题。

【来源:旅新网 作者:记者 周淮民】(责任编辑:吕 嘉)

我要评论0人参与 已有0条评论(查看全部)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注册
  • 剩余 200 字 验证码: 2462
    同步到微薄
  • 所载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本网保留不刊登无关或不雅评论的权利。
广告

推荐专题更多

精选视频更多

图片新闻更多

热点排行今日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