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9月2日重庆讯 (记者 周淮民) 9月2日下午,“壮丽70周年、点赞山城美”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来到了有质检航母之称的国家质检基地,亲身体验中国制造、重庆制造是如何在这里贴上合格证。
2公里长的性能试验路,双向四车道,宽度达到17米,长度2公里,纵向坡度为零,路面的附着系数为0.83,车速可以跑到220公里/小时,这是重庆市国家质检基地的“一场”——机动车强检试验场,这是专为新车在上市前进行各种安全性能检测的场地。
位于重庆高新区金凤信息电子产业园的国家质检基地包括“一场、两平台、十中心”,即机动车强检试验场;标准科技研究及展示平台,特种设备安全应急救援演练平台;笔记本电脑、城市能源计量、消防及阻燃产品、电梯、升降机、应用工程、工业机器人、页岩气、新材料、智能制造等10个国家级检测中心。
在机动车强制试验场,记者看到所有的试验道路均采用120厘米配碎石+26厘米沥青层施工,标准比机场跑道还要高。据试验场管理部副部长周亮介绍,在这里可进行最高车速、制动、ABS、ESC等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的法规试验与检测。
对用户来说,无论是什么产品,质量就是生命,而国家质检基地就是对群众负责,守住生命线。在重庆国家质检基地机动车强制试验场,每辆新车上市前,都要在这里经历大大小小十余个检验项目。“试验场就是以不同手段‘折磨’车辆,在满足标准后我们才能贴上合格证”。试验场管理部副部长周亮介绍:“以新能源汽车浸水试验为例,在水深50厘米的浸水池里,试验车辆要在断电的情况下浸泡整整24小时。之后将车辆拖离水池,车辆打开总开关两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才能满足国家标准”。
在电梯质检中心,记者看到试验大楼内,设立了电梯抗震技术、高原环境模拟、震动冲击、限速器等23个实验室。这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电梯国家级质检中心,可实现电梯和升降机产品检验项目的全覆盖,并在多个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重庆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推进质量强市战略的重要战略合作项目,国家质检基地自建成以来,发挥“产业发展助推器,科技创新孵化园”的作用,构建“资源集约、区域集聚、服务集成”的现代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壮大“重庆制造”、做强“重庆创造”、提升“重庆质量”的重要载体,其服务半径覆盖全市,并辐射整个云、贵、川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