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网讯 (记者 周淮民)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代皇室御用茶具,黑瓷代表,中国八大名瓷之一,产自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建窑”,因时为宋建宁府瓯宁县,又因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此称为建盏。东南网旅游事业部主任田燕平在12月19日晚召开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说明会上向记者们介绍说。
据介绍,该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说明会上,国家高级工艺师(一级技师) 、建盏烧制师傅沈学东和建阳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谢松青分别向记者介绍了建盏的相关知识和制造过程。
据悉,建盏产于福建南平,是我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2011年5月,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盏的特点之一的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釉面斑纹、纹饰全靠釉盏在窑中天然烧成,这也是建盏的主要魅力。
谢松青也有自己的公司,始创于2006年,前身为大宋御琖陶瓷研究中心。生产的建窑建盏主要以模仿烧制具有宋代特色的建盏,包括宋代建盏的器型等,其作品按宋代传统烧制技艺烧制,采用后井村建窑遗址仿宋建窑烧制工艺烧制而成,烧制的建盏油滴斑点分布均匀,玻化效果好、底色青黑,可与宋代建窑鹧鸪斑盏竞相媲美。
去年春节放假期间,为了烧出“养眼”的纹饰,应对节日参观潮,谢松青一有空就呆在他的厂房里,对揉泥、拉坯、修坯、上釉、控温……近20道工序逐一用心。这批作品的各类纹饰应有尽有。果然,假日一过,各地建盏爱好者开始纷至沓来。
按照谢松青今年的计划,开发多种器形和功用的建盏难度不小。烧制建盏不像德化瓷器那样稳定,纹饰只能靠窑内烧成。一窑采用电热烧制的产品要经过十多个钟头才能完成。谢松青透露:他每隔十分钟就要观察一次火候,记录相关数据,取得成品率超出40%的业界较高水准。一旦成功开发出多种产品,人们常见的日用器物表面就会出现诱人的金油滴、银油滴、兔毫、鹧鸪斑……那多有意思啊!
沈学东现场做了建盏产品演示并向记者介绍说,2007年6月他和建盏十佳新秀范大富一起成立了憬峰建盏研究所,主要是研发,生产,销售建盏。作品主要以兔毫,油滴,鹧鸪斑为主。品种齐全,深受广大建盏爱好者的青睐。其代表作曾多次在,厦门文博会,深圳文博会,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获金,银,铜奖。2014年9月,央视《寻宝走进建阳》。2017年8月央视《美丽乡村行走进建阳黄坑,麻沙》大型电视活动,公司产品均被选为指定礼品,2017年10月《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指定产品供应商,并受到各位专家的好评。2016年7月应省商务厅邀请,赴日本东京国际礼品展参展,展会期间《憬峰兔毫盏》作为礼品,被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永久收藏。2017年1月沈学东作品《鹧鸪斑大盏》范大富作品《仿古束口油滴大盏》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