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尝试低成本运营 2004年5月,由春秋国旅和春秋包机公司共同出资8000万元组建了春秋航空公司,明确了“航空+旅游”的经营思路,大胆提出了低成本运营口号,春秋旅行社庞大的旅游客户资源无疑是其敢于尝试廉价经营的坚强后盾,按照春秋旅游每年包机3000架、客座率99%,这意味着春秋航空每年有40万以上人次的目标乘客。
每当有人称春秋航空是国内廉价航空的第一个吃螃蟹者时,王正华会纠正说,我们只是中国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试验田,与其说春秋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不如说民航总局是第一个。民航总局从一开始就非常希望春秋能够打破传统航空公司经营模式,做中国廉价航空的探路者。
早在去年4月,民航总局领导就主动要求春秋航空不进入中国民航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的票务销售和离港系统。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均使用由中航信提供的这个系统,在机票销售方面每年要缴纳上亿元代理费用,并且还要缴纳不菲的离港系统使用及维护费。
这与王正华不谋而合。作为国内最早采用IT技术的旅行社,目前春秋国旅在全国拥有4000个网络成员,这也是春秋旅游包机客座率高达99%的秘密。现在密布全国的这些网点同时可以兼任春秋航空的售票点,为春秋航空开发自己的票务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6月,民航总局在上海召开了“春秋航空有限公司旅客服务差异听证会”,这是民航总局首次针对航空服务举行听证会,听证会最终准许了春秋航空提出的不提供免费餐饮等可以降低成本的差异化服务申请。现在,旅客上了春秋航空航班后每人只能得到一瓶350毫升的矿泉水,其他餐饮可以向挎着篮子兜售的乘务员购买。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不可控成本与可控成本之比为8∶2,业内专家经过核算认为,春秋航空的差异服务只能让可控成本降低4%-5%,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运营无异于杯水车薪。春秋航空企划部经理李伟民说,春秋航空申请差异服务主要是向外界表明低成本运营的姿态,只是公司节约成本的一个次要措施,最重要的“法宝”是王正华提出的“两高”、“两低”和“两单”策略。
“两高”即高客座率和高飞机利用率:春秋航空计划将客座率保持在85%以上,而目前国内其他公司平均客座率为60-70%,高飞机利用率是要求飞机日利用率在10-11小时,目前国内其他公司平均为9小时。 “两单”是指单一系列机型和单一舱位:飞机全部采用空客A320,可减少因多机型带来的地面设施、维修和培训费用,技术人员和飞行员也可以通用,可以大大降低航材储存维修成本;飞机上只设单一的经济舱位,座位由原来的160座提高到180座。
“两低”是指低营销费用和低管理费用。争取把人机比例控制在60比1,而国内其他公司平均数为120比1;利用春秋国旅已有的31个分公司,结合自己的销售系统,用自己开发研制的销售系统和网上电子票直销,力求使营销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而国内其他航空公司营销费用平均要占总成本的9%。 王正华给春秋航空所有员工定下了这样的规矩,出差只有买到5折以下的票才能乘飞机。春秋航空向记者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是电子文本,据说这也是规矩之一。关于春秋航空节省纸张的另一个规定是,打印纸必须两面都用。